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黄达远作专题报告

发布者:张永祯发布时间:2023-04-02浏览次数:224


  202341日,2138太阳集团邀请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兼区域国别学院副院长、“西外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黄达远教授作《一带一路中的“世界史”与区域研究》的专题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2138太阳集团主办,由甘肃省侨联“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西北法律文化资源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由王勇教授主持,牛绿花教授和田庆锋教授作为与谈嘉宾交流研讨,我院学生于模拟法庭聆听。


  报告开始前,王勇教授向同学们隆重介绍了主讲人黄达远教授。黄教授以一带一路中的“世纪史”与区域研究为主题,从前言、泊来的“世界史”、断裂的中亚史、欧亚时空中的河西走廊以及结论这五个角度展论述。首先,黄教授以从“天下”到世界的视角介绍了“天下观”体现的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理解。同时,详细解释了传统的天下观主要包括:地理中心观和文化中心观这两方面。其次,在泊来的“世界史”中,黄教授主要分享了民国的“剑桥三史”,即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以及剑桥金带史。之后,在断裂的中亚史中,黄教授从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角度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王治来之问:一半“中国史”、一半“外国史”;以欧洲为镜像的亚洲史;中亚史的“真相”:从鞑靼利亚到中亚;重建连续性的“亚欧世界”这四个问题。接着,在欧亚时空中的河西走廊中,黄教授提出了“绿洲桥”概念,即外族盛衰之连环性;河西走廊:异质性空间的共生、交通与流动;绿洲史:中国史的“元地里”概念之一;永远的“绿洲桥”:欧亚世界体系与海洋世界体系的连接。最后,黄教授提出历史中国与中国历史存在某种张力,即处理和对待“元地理”:游牧民的历史地位问题,得出历史地理与政治地理之间不匹配这一结论。


  在黄教授的报告结束之后,与谈嘉宾牛绿花教授、田庆锋教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牛绿花教授对黄教授所作学术报告高度赞扬,牛教授就共生互补的视角:河西走廊的“卯榫”结构这一问题与黄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田庆锋教授对黄教授学术报告的特点进行了以下五点总结,即报告的内容、视角广阔,包含了中亚史、蒙古史、民族学、语言学等;引入了新的学术概念,比如绿洲桥,河西走廊的意义等;对世界史的回顾很系统;报告在研究方法上给予听众启示;从河西走廊历史地位中得出要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其次,田教授就地方立法研究的思考中要突出甘肃特色;法学研究如何向历史研究学习;历史研究对法学研究的启示有何宪法意义;从历史研究出发,法律与文化的体系如何建构这四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同学提问环节,同学们就世界会分裂为小国还是会合并为一体以及是否可以把游牧文化写入历史教材等问题与黄教授进行了交流。


  一带一路的“世界史”破除了中国史+外国史的弊端,既要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也要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本次讲座使我院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带一路中的“世界史”以及区域研究,给同学们以思想上的启迪,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撰稿:王潇潇

校稿:汪俞君

摄影:王绎涵

审核:王    荻